当前位置:首页 > 儒家文化 > 正文内容

儒家文化经典

admin11个月前 (10-24)儒家文化359

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。儒家本有六经,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仪礼》、《乐经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。秦始皇"焚书坑儒",据说经秦火一炬,《乐经》从此失传;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共七经;唐时加上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榖梁传》、《尔雅》,共十二经;宋时加《孟子》,后有宋刻《十三经注疏》传世。

《十三经》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,就传统观念而言,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谓之“经”,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属于《春秋经》之“传”,《礼记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均为“记”,《尔雅》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。后来的《四书》是指《大学》(《礼记》中一篇)、《中庸》(《礼记》中一篇)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五经则指: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。代表人物:孔子 [1]、孟子、荀卿、董仲舒、韩愈、周敦颐、张载、二程(程颢、程颐)、朱熹、陆九渊、王阳明、顾炎武、戴震等 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学习方案收藏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22310.cn/post/8.html

标签: 儒家文化
分享给朋友:

“儒家文化经典” 的相关文章

儒家文化主要派别

战国时期儒家内部分化形成了八个学派。八派之说最早见于《韩非子·显学》中,其中提到了以下八个儒家学派:“子张之儒”,“子思之儒”,“颜氏之儒”,“孟氏之儒”,“漆雕氏之儒”,“仲良氏之儒”,“孙氏之儒”,“乐正式之儒” 。从《论语》来看,孔子的思想具有广泛而多样的特点,孔子的弟子们对他的言论理解各有不...

儒家文化词汇释义

义“义”者宜也。是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,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。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,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,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。如果一个人遵行某些道德,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,即便他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,也依然是不义。儒家强调“义利之辩”,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仁“义”是一种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