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医家文化 > 正文内容

医家文化当代百家

admin6个月前 (10-26)医家文化176

一些学者认为,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,“老药罐子”煎药还在使用,中医四诊法的诊断还拿不出确凿的科学实验依据,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思维观念的不断更新,中医是否科学,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。在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中,中医也不止一次受到过质疑。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,不少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亟待改革,以适应科学的发展,拒绝更新的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。另一些学者则认为,中医学的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发挥,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。传统技术和理论的科学性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显现出来。因而复兴传统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另一个前景。在这种争鸣中,各种主张下的学者付出了不同方向的努力,使中医学与所有学科一样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端倪。

如今,中医的五个不同角度的努力分别是:

1、坚持传统,希望回到原汁原味的中医。 

2、坚决辨证施治,一切辨证施治,走新中国学院派的道路。 

3、走中西医相结合道路。 

4、中医现代化:用现代医学来理解和解释中医,甚至解释经络。 

5、现代中医学:用中医方法分析各种医学资料,努力解除疾病。 所有的学科都在分化,这是一个总的趋势,中医也不能例外。不要追求特定不变的形式,而追求解决问题,也许更好一些。 五篇网上文章可以直接查询: 

1、《何足道先生书:就“八老上书”致朱镕基总理》 

2、《邓铁涛再谈辨证论治》 

3、《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之路》

4、《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》 

5、《现代中医学主张》。五个方向的倡导者:中医现代化曾经是卫生部努力倡导的方向,容纳了当今众多院士;中西医结合方向,真正的代表人物是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济院士;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何足道、贾谦等;坚持辨证施治的学院中医最初方向,代表人物是邓铁涛;现代中医学代表人物是聂文涛等。

发扬传统、吐故纳新、中西结合、面向当代,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态势,成为全世界关注中医学的依据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学习方案收藏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22310.cn/post/47.html

分享给朋友: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中医道德

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“医家文化当代百家” 的相关文章

中医诊断

中医本身的特点(望、闻、问、切),治疗效果是由出诊医生开出的药方决定的,而组成药方的中药(种类、份量)则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。由于每个医生的治病理念不同,开出的药方也不同。有探索精神的医生会开出新药方,墨守成规的医生只能按课本开出传统药方。不论先辈有多少经典著作,要想将其消化变成自己的经验,并不容...